《概论》课专题教学创新研究(课题文本)

日期:2018-03-23 浏览: 来源:本站

  新时代背景下“概论”课专题化教学创新性研究

  

  课题负责人:孙莉

  课题参与人:许立、李珊、魏小英、雍军

  课题研究时间:2018.05-2019.05

  

  一、研究内容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及丰富内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不仅赋予了“概论”课程崭新的时代化内容,同时也可以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拟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的“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进行研究。在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全新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有利于突出重点,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及时效性。除此之外,专题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考评机制,与时俱进,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项依据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及丰富内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不仅赋予了“概论”课程崭新的时代化内容,同时也可以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教学实践。

  关于“概论”课程教学如何创新,学界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专题化教学、实践教学等的教学方式上。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概论”课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化教学打破教材原有框架,不仅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同时结合实际突出了教学重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专题化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概论”课程,就成了本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将新思想作为主线,以点带面,构建专题化教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其次,创新“概论”课程原有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在理论的指导下,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作为理论的补充,以事实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将新思想在教材中的“应然”状态向“实然”切换,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理有据,增强教材原有理论的说服力。本文研究的难点,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对新思想进行科学的专题划分,既要突出重点,也要避免片面的理解,这一点无疑具有较大难度。其次,在专题划分的基础上,如何将新旧理论结合起来,深度融合,构建纵向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最后,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结合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可供参考的资料,是相对较新的研究尝试,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课题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概论”课程的专题化教学中并将其作为主线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构建全新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结合教学实际,突出重点,真正的做好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思政教学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引领,通过“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发挥思政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用最新的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思路

  “概论”课程的专题化教学实践在全国许多高校都有展开,教学方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及丰富内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概论”课程的专题化教学结合起来,这是全新的实践,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概论”课程的专题化教学创新性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文拟对新时代背景下“概论”课程的专题化教学的内容、方法、考核机制三方面的创新作初步探索:

  1、教学内容创新

  (1)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贯穿“概论”课程的始终,设置5-7个专题,横向问题引入,以点带面,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如,教材第8-11章可以归类到习近平“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重要思想进行专题教学,教材14章划分到“命运共同体”的专题教学等。

  (2)史论结合:在横向问题设置的前提下,结合纵向历史事实作为专题内容的补充。“概论”课程由于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导致学生总的接受度较低,史论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理论性和抽象性带来的枯燥乏味,通过运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平实性,更加贴近高职院校学生的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发挥“史”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功能,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3)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在内容上互相补充。选择专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对相关内容展开自主调研,为课堂专题教学内容提供有力的佐证,从而使新思想更具有说服力。比如,关于“精准扶贫”可以让学生实地走访调查,对精准扶贫背景、对象、任务、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使学生对精准扶贫有一个全方位系统的认识。关于“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组织学生对周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对治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关书面建议。

  2、教学方法创新

  (1)问题驱动,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师精心设置每个专题的核心问题,在课前将相关问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学生对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问题进行分析,为专题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调研、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推进。

  (3)启发式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学生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具体问题建言献策,给出自己的方案。

  3、考核机制创新

  (1)考核方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在平时成绩方面,根据专题分别给出相应成绩,每个专题具体分数由教师协商根据专题所占学时决定,总分值不超过50%。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部分,所占分值为20%。期末考试开卷形式,以开放性主观题为主,题目设置由专题教学教师共同决定,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考核标准具体化。专题课堂教学侧重学生课堂互动发言情况,实践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期末考试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关注国内已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图书、报刊资料、论文索引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掌握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2、历史分析法。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历史分析方法有助于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保证理论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3、批判性研究。本文主张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可以通过选取丰富的事实材料作为补充,但是对于相关历史资料的选取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保证材料的科学性、权威性,避免片面性。

  (四)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都是具有较高学历或职称的思政课专职教师,长期战斗在思政教学的第一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近3年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已经完成教育部科研课题1项(在研)、省级科研课题3项(1项在研、2项结项)、市级院级科研课题4项(2项在研、2项结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本课题组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第一、发放了500份问卷调查,回收467份,了解学生对十九大的了解程度;第二、认真学习十九大主要内容和相关文件;第四、课题组一些成员参加了我省各地开展的关于宣讲十九大的相关活动;第五、认真翻阅了各种与十九大相关的报道。同时,我院领导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研究、落实贯彻高度重视,也将积极从一定数量的配套经费、政策各方面给予本课题研究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能够充分保障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进度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收到研究实效。

  

  四、研究进度、预期成果与经费预算

  1.研究进度

  2017年10月至12月,收集资料、实地调研;

  2018年01月至06月,撰写论文;

   2018年07月至12月,投稿并修改论文。

  2.预期成果:论文及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3.经费预算

  图书资料费:800元

  调研差旅费:2500元

  专家咨询费:500元

  打印复印费:200元

  论文发表费:1000元

  合计: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