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潘刚,中共党员,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

  潘刚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2002年7月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时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6月股东大会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

  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与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全球最富盛誉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世界青年领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并且当选为“2005年中国十大优秀品牌领袖”、“2005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执掌伊利

  在潘刚率领下,伊利集团创造了持续进步的出色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中国食品业的领导者和领先者,下辖原奶、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五大事业部,液态奶、冷饮与奶粉等主营产品都名列全行业第一。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87.35亿元,2005年前9个月就突破了90亿元,全面超越2004全年水平,稳居全行业首位。

  潘刚1999年起任职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被业内外誉为“中国液态奶第一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液态奶已经取代奶粉成为目前中国乳业最重要的产品。在潘刚主导下,伊利集团率先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液态奶的保质期延长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于本地的销售半径,从而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引发了全行业的跟进,现在液态奶事业部每年给伊利集团贡献65%以上的销售收入,中国液态奶产销量占到了行业总量的50%以上。

  潘刚就任总裁主抓公司经营后,体现了卓越的经营领导能力,伊利集团进入一个加速度发展的黄金时代。2002年销售收入40.10亿元,比2001年的27.02亿元增加51.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57%;2003、2004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62.99亿元、87.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57.09%、38.67%;2005年销售收入将轻松突破百亿元。

  伊利集团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公司接连发生“独董风波”与“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审查,震惊全国,引发了部分流通股东的不安和动摇。在公司内外建立起了极大威望的潘刚此时临危受命,被寄以率领公司化危为机的厚望。潘刚以其特有的稳健缜密风格,全面推行精确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视赢利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迅速增强了公司员工、投资者与舆论的向心力,率领伊利集团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创造了中国乳业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经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赢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使得伊利“牛奶专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过的一揽子十多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令业内外惊叹不已,被形象地称为“将会释放核弹一般的产销能量”,他领导公司进入了又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物纪事

  1970年,潘刚出生于内蒙古;

  1992年7月,潘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曾先后担任伊利集团冷冻食品公司质检部部长、生产部部长;

  1994年11月至1999年,潘刚任伊利集团兼职团委书记;

  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潘刚任伊利集团矿泉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

  1999年,潘刚成为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后任肇东市伊利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廊坊伊利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头市伊利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2年7月,潘刚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时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

  2004年12月17日,伊利爆发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董事长郑俊怀以及其他高管层共5名人员被刑事拘留,随后又被正式逮捕。35岁的潘刚临危受命,11个月后上演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乾坤大逆转;

  2005年6月股东大会上,潘刚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2005年伊利销售业绩突破100个亿,稳坐中国乳业老大的位置;

  2005年11月16日起,伊利集团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独家乳制品赞助商。

  根据2006年财报显示:伊利主营业务收入163.39亿,同期稳健、快速增长34.2%,持续全面领跑中国乳业;伊利为此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包括“伊利产品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饮用乳制品”、“2006年度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福布斯》2006年度“全球最受尊敬企业”、“2006卓越表现奖之年度企业公民”、“中国十大贡献企业”、“2006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奖”、“CCTV年度最佳雇主”等。潘刚本人也因其出色成就,获得一系列荣誉,包括: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奖”、“2006年具价值经理人”、“2006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十大人物”、“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金奖”、“最受关注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

  人物妙语

  我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喝牛奶,一种不喝牛奶,我的目标是把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让大家都喝牛奶。

  我戴的这副眼镜很特别,左眼是望远镜,右眼是显微镜。作为管理者,既要着眼长远,明确战略方向,也要重视细节,做好精确管理。

  创新能让一家公司走向优秀,而责任才能真正让一家公司通向伟大。

  君子和而不同,伊利竞而不争。

  伊利更愿意享受创建游戏规则的快乐,而不是钻游戏规则的空子。

  对于创业,通常人们认为只有那些白手起家、通过多年打拼把企业做大的企业家是创业英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按照你们的理解而言,在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市场的今天,在信息科技发达异常发达的今天,在崇尚自主创新、机制创新的今天,仅仅有白手起家型的创业英雄是不够的。对于许多已经步入成熟期的企业而言,还需要更多体制内的二次创业英雄。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白手起家型的创业,是在空地上盖一栋新楼,而老企业或体制内的创业,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拆迁改造”;前者,对创业英雄的勇气与胆识提出了高要求,后者,对创业英雄的平衡能力、继承与创新能力,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可以说,白手起家型的创业英雄是“打天下的人”,继承改造型的创业英雄,就是“坐天下的人”;打天下的人开创的是一片新天地,坐天下的人就需要带领企业走上“贞观盛世”,并且保持“基业长青”。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业的含义正在不断被刷新,创业英雄的含义同样被不断刷新。

  刘翔在多哈亚运会上夺冠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开始他只是想正常发挥,但是从一起跑,就觉得身后有个黑影,于是他选择了加速,再加速。那个黑影,就是史冬鹏。而始终追赶刘翔的史冬鹏,也一次又一次跑出个人最好成绩。所以,跑道上不能只剩下一个人,那样,既没有目标,也不会有新的突破。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垄断不见得是最好的模式。例如,我们经常抱怨垄断行业没有创新、服务不好等。企业间的分化组合,应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尽管有竞争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但是更能换来竞争者和整个行业的飞速进步。

  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

  当企业遇到大好机遇时,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找到兼顾速度与稳健的最佳平衡点,我的左眼是一个望远镜,右眼是显微镜。所以我既能看到远处(战略动向),又要考虑到内部的精确管理。

  我们的品牌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过程,这个品牌价值绝对不是靠一些一时的投入或炒作得来的。持续不断地回报社会、回报股东、回报消费者,才能使品牌价值有一个累加。

  最奢侈的不是金钱的消费,而是时间。比如在考察项目的途中,抽出两小时去看看张家界的风光。两个小时这种旅游真的是很奢侈的。对我和伊利的所有员工来说,时间太宝贵了。

  一个就是自己要积极去争取机会,主动去承担责任;同时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这么多年,我感我走到今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努力地积极地去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每一件事。

  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捐一些钱和物,做一些公益事业,一个企业真正在社会上承担责任,这个企业就要成为好的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我理解的概念有六点,分别是善待股东、善待员工、善待客户、善待环境和资源、善待合作伙伴以及善待整个社会。

  对那些期待成功的人,我只想告诉他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信念,对伙伴充满信任。

  内心的强大与否取决于你是否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而远大的目标必须要分解为许多个阶段性的、可触及的分目标,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挫折击败。我觉得我是个“坚定”或“坚持”的人;性格的温和与做事情的坚定是一致的,并不矛盾。所谓的铁腕,只是坚持制度的刚性,能否坚定的做事取决于事前缜密的思考,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温和的态度才能进行缜密的决策。

  关于伊利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八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等39类产品6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从2000年起产销量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2005年上第二季度起成为行业第一。

  【伊利经营业绩】

  2004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67%;资产总额达到48.5亿元,利润总额3.79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61元。

  进入2005年,面对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伊利集团继续立足乳业,大力整合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公司继续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200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59亿元,同比增长30.29%,位居行业第一;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25.13%;实现利润总额2.79亿元,同比增长12.45%;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11.48%,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

  【伊利光荣榜】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评为“30”指数样本股,此后,伊利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股”和“上证50指数股”。2002年初,被和讯网评为全国十家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

  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国家乳品检测中心市场抽检中,连续多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公司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质量效益型企业”。 2000年9月,伊利集团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2002年,伊利纯牛奶在乳品行业独家获得《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同年,伊利集团所属的液态奶事业部首先通过了国际食品行业中通行的HACCP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家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控的企业。

  2003年初,伊利集团所属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也全部通过第三方审核,在国内食品加工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团获得了素有“绿色壁垒通行证”之称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证书,标志着伊利集团已经成功得到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截至2005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以食品业第一的身份,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与“中国品牌500强”,并连续七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并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2004年,作为仅有的两个中国品牌,伊利和海尔跻身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

  2004年初,伊利公司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伊利奶粉、奶茶粉被国家轻工业总会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命名为“全国优质清真食品”。

  2005年,伊利液态奶利乐包装产品产销量全国首家突破100亿包,奠定了中国乳品行业新的里程碑。同年4月,伊利品牌在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消费者投票活动中,得票率高居食品行业榜首。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以136.12亿元的品牌价值为列第41位,又一次成为食品行业第一名。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并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是中国食品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

  【伊利的社会贡献】

  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保证了伊利产品的天然品质。伊利率先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经营模式,从而保证了优质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累计投入8亿多元,建设标准化奶站、奶牛小区,使奶源基地建设与管理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伊利集团从2003年全面启动现代化的牧场园区前期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奶牛的养殖规模和品质,由现在的大群体小规模向小群体大规模转变,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道路,建立更加稳固的高质高产奶源基地,从而为中国乳业的奶牛养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开创了全新的模式。

  优质的产品,不光要有优质的奶源,更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研发体系。1999年以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8个多亿,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基地,全套引进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德国GEA牛奶无菌加工设备,瑞典利乐超高温灭菌奶包装线,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投资1.5亿元在黑龙江杜尔伯特县新建目前亚洲地区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集团研发中心和四个事业部技术中心等二级研发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伊利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优质的奶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二级研发体系是伊利产品质量最坚实的保证。

  伊利集团公司不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累计向政府上缴税金20多亿元,向政府提供奶牛养殖风险基金几千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地方经济的腾飞,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托管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7月28日,伊利集团在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在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建成投产,新工业园区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和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各类奶制品,自动化和先进程度堪称亚洲之最。此园区的建设会为伊利进入世界乳业20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效率、团队合作、创新、忠诚/诚信、服务”作为自己核心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力争在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并实现销售收入与自由现金流的动态平衡,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